派克液压泵维修
派克液压泵为何操作执行机构、液压泵没有压力或只有待命压力?我们将如何找出原因?
1、检查电机旋向以及油箱液位。
2、检查液压泵x口压力,是不是没有反馈压力
3、负载敏感阀卡死在最大位置或完全拧松。
4、恒压控制阀—压力切断阀卡死在全开位置或者调节不当,应拆出来清洗和调节。
5、派克液压泵损坏。
派克液压泵维修常见故障
1.系统噪音过大
现象 | 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.1在设备中出现吸空现象 | 吸油过滤器堵塞 | 清迥酬 |
吸油管路的内径太小或在 吸油管路中有异物 | 安装较大内径的管路 | |
吸油管路中转弯太多 | 重新布管或是用较大内径的管路 | |
在吸油管路中有局部缩径, 例如:部分关闭的阀, 单向阀中弹簧太硬, 破损的管路或 扭折的软管 |
使阀打开或改变管路或 修理或更新软管 | |
液压油太凉 | 用电暖气设备将液压油加 热到所推荐的温度 | |
液压油的黏度太高 | 检测液压油 | |
汽化 | 将工作温度降至正确的范围: 重新加满液压油或 用相应的油液进彳亍利、充 | |
供油泵失效 | 修理或更换供油泵 | |
泵的转速太高 |
校验电机的转速 (也可见液压图中的说明) |
|
油箱被密封 | 安装空气滤清器 | |
吸油管太细或太长 | 增大吸油管路的通径 | |
1. 2液压油起沫或进入气体 | 在油箱中液压油油位太低 |
重新加油。 对油位变化甚大的系统: 只能补油至最大和最小油位之间 |
油箱设计有误 | 优化期 | |
在油箱中, 回油管路置于液面以上 |
将回油管路布设在液面以下 | |
液压油选择错误 | 用正确的液压油进行替换, 也可以与设备的供应商进行磋商 | |
空气从泵的 轴封处进入 | 更换密封圈 | |
空气从吸油管路的 附件进入 | 拧紧或更换附件 | |
吸油软管漏气 | 更换软管 | |
油箱通气不畅 | 改善油箱呼吸系统 |
1.系统噪音过大
现象 | 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.3机械振动 | 联轴器的对中不 好或连接松动 | 对中或拧紧 |
管路振动 | 紧固或改善 连接方式 | |
泵有故障或损坏 | 修理或更换 | |
泵型号不殺 | 用更合适的 泵来代替 | |
驱动装置故障或损坏 | 修理或更换 | |
驱动装置的型号不合适 | 用更合适的驱动 装置来代替 | |
压力阀不稳定(振动) | 设定正确的压力或 用合适的阀来代替 |
2.没有压力或压力不足
现象 | 原因 | 排除方法 |
2. 1油泵泵油不正常 | 在吸油管路中有空气进入 | 见故障1.2 |
2.2泵的温度较高 | 泵磨损或损坏 | 修理或更新 |
油液的黏度太大 | 见故障1.1 | |
冷却不足或调节错误 |
改善冷却管路或 正确地调节。 保证冷却水的流量 |
|
2. 3泵的转速太1蹴马达驱动力太小 | 联轴器或皮带打滑或 者驱动装置有问题 | 排除故障 |
马达装置太小 | 使用正确的耳区动马达 | |
2.4在溢流回路中压力的泄漏损失 | 设定压力不对 | 校正 |
因为污染或 有元件损坏使 安全阀没有关闭 | 清洗,确定损坏的元件, 修理或更新 | |
因为污染或 有元件损坏或 断电使换向阀或 其他的阀开启 | 确定所损坏的元件, 调节、清洗、 修理或更换 | |
液压缸的内径、 活塞杆或活塞密封件损坏 | 修理或更新损坏的元件 | |
活塞密封件损坏, 密封件因为材料不 适合所使用的液压油 | 安装正确材料的密封件 | |
2.5供油泵不工作 (只对带有供油泵的柱塞泵) |
泵损坏,驱动装置有问题, 液压油的黏度不合适 | 见故障1.3 |
3.压力波动或流量脉动
现象 | 原因 | 排除方法 |
3.1泵吸空 | 见故障1.1 | 见故障1.1 |
3.2癱油起^a入气体 | 见故障1.2 | 见故障1.2 |
3.3机械振动 | 见故障1.3 | 见故障1.3 |
3.4溢流阀或安全阀稀定 | 见故障1.3 | 见故障1.3 |
阀座损坏 | 维修或更新 | |
阀的缓冲不够或较小 | 安装更合适的 元件或缓冲装置 | |
3. 5阀芯悬置在某一位置上 | 污染 | 放油,清洗设备和元件, 注入清洁的油液 |
损伤或卡得过紧 | 更新元件,消除卡紧 | |
3.6泵的流量不均匀 | 泵的型号或 泵的结构不合适 | 用更合适的 泵来代替, 询问泵的制造商 |
3. 7空气进入设备中, 引起运动不平稳或跳动 |
设备排气不彻底 | 设备排气,见维护和保养1.2 |
电气设备出现故障, 例如:阀常开 | 故障查寻和有E除 |
4.流量太小或根本没有
现象 | 原因 | 排除方法 |
4.1泵吸空 | 见故障1.1 | 见故障1.1 |
4. 2硒油起沫離入气体 | 见故障1.2 | 见故障1.2 |
4.3泵出现故障 | 见故障1.2 | 见故障1.2 |
4 4泵的转速太彳氐或 马达驱动力太小 | 见故酸.3 | 见故电3 |
4. 5在溢流回路中有 压力的泄漏损失 | 见故®2.4 | 见故电4 |
4. 6泵转动方向错误 | 电机转动方向错误 | 调换转向 |
5 .油温太局 | ||
现象 | 原因 | 排除方法 |
5.1溢流损失 | 泵上的压力设定 值太高或安全 阀调的太低 | 校正 |
有油从蓄能器的 安全阀块中泄漏 | 关闭蓄能器的安全阀 块上的蓄能器排油阀 | |
5. 2在溢流回路中压力的泄漏损失 | 阀的工作不好,阀的密封件损坏 | 见故障2. 4 |
油液的黏度不对 渡太假 | 清空油箱并给设 备注入制造商 推荐的黏度 的油液 | |
5. 3虽然系统并不须要压力油作功, 但压力油仍然通过安全阀或溢流阀 流入油箱 | 系统切换功能的 设计不当 | 拟定正确的控制系统, 例如:卸荷切换系统 |
由于污染或元件 问题使得卸荷 系统的功能有问题 | 清洗,如果需要的话, 进彳終理 | |
安全压力调节得太低 | 校正 | |
5.4冷却不足 | 冷却水源有问题 | 检查冷却水源,水温及截止阀 的功能是否正确 |
冷却风扇失效 | 根据说明书检查油气 冷却器的运行是否正常 | |
在冷却管路中有沉积物 | 清洗 | |
5.5散热不足 | 系统没有足够的散热面积用于散热 | 安装冷却系统和/或 加大油箱的容积和面积 |
提高了机器功率而 没有相应地 増大冷却功率 | 制冷却设备和/或 加大油箱的容积和面积 | |
5.6泵过热 | 泵损坏 | 修理或更换 |
所用的油液 的黏度太低 | 见故障5. 2 | |
泵的冲洗不足 | 增大泵的泄漏管路直径并提供 足够的泵壳冲洗 | |
5.7油液術过快 | 油液储备太少 | 加大油液容积 |
在系统中液位太低 | 给设备加油至 所推荐的位置 | |
5. 8油液的摩擦太大 | 管路和阀的 横截面太小 | 安装正确尺寸 的管路和阀 |